师德演讲及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 > 师德演讲及征文 > 正文

【师德征文】王茹:践行教育家精神 共铸教育强国

来源:理学院   作者:王茹     日期:   点击数:  

践行教育家精神 共铸教育强国

——从教三十年杂谈

理学院 王茹

我作为一个教师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住在学校教师宿舍,听惯了清脆的上课铃声,也听惯了操场上学生们的欢声笑语,看惯了夹着粉笔拿着教具奔忙的长辈们,也看惯了教室晚自习明亮的灯光,因此从那时我就有了当老师、当一个好老师的理想。

1994年,我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进了天津理工大学的校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三十年来我把青春与汗水播撒在了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同时也见证了这所年轻大学的成长与荣光。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在入职培训时,领导对我们说过的话:在学校里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学生都叫一声你老师,“老师”这个字眼既崇高又无私,“老师”这个角色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榜样,为人师表,品德是第一位的。三十年来,这句话始终鞭策着我,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时时严于律己、品正行端,时时乐教爱生、躬行实践,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004年理学院成立,我有幸成为学院第一批学生的第一个辅导员,也是当时唯一的辅导员。在这里我结识了宋眉眉、钟鼎、徐力等一批优秀的同事,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师之道:天津市教学名师宋眉眉让我懂得作为大学教师要终身学习、严谨治学;钟鼎老师教会了我因材施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徐力老师教会了我以德立身、关爱学生……那时候起,我也努力在师德、专业素养、教育爱心等方面不断提升。

记得当时学校本部有2003级学生,北辰校区是2004级的学生,那个暑假的军训,我经常从南开骑车去北辰校区,总是把电动车骑到没有电,蹬着电动车蹬到腿软,却依然对工作充满热爱、无怨无悔;2005年西青的新校区成立,我们学院第一拨迁到新校区,食堂、宿舍、办公室还都不完善,我和当时的钟鼎书记吃了食堂里试开业的第一顿饭,因为饭菜冰凉,我胃疼了一下午,也依然对工作充满激情、无怨无悔;记得第一次本科教学评估,和同事们昼夜奋战在学校一周多的时间;记得每年的军训操场上和学生一道拉练、军训晒得黢黑;记得每年的社会实践带着学生走进社区、企业、乡村;记得每一年的毕业晚会和学生抱头哭得稀里哗啦……一幕幕一件件,既平凡琐碎,却又让你永远难以忘怀。

很多和我一样的教师们每天重复平凡的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许我们没有那么闪光,没有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我们都默默地工作着,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做着自己的努力,我们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我已经31年教龄了,未来的职业生涯所剩不多,作为一名老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把手中的接力棒传好,让身边更多的年轻教师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又有育人智慧和仁爱之心的教育家。(天津理工大学第九届师德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