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及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 > 师德演讲及征文 > 正文

【师德征文】孙家刚:以爱为舟,载梦前行: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孙家刚     日期:   点击数:  

以爱为舟,载梦前行: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

化学化工学院 孙家刚

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的高校辅导员,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常常在心底叩问:如何才能不辜负“辅导员”这个称谓,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当亲身经历了与陈同学的那段难忘历程后,我对教育家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且鲜活的理解。

一、师德之魂:教育者的生命底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的这句箴言,在我踏上辅导员岗位的那一刻,便深深烙印在心中。面对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们,我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仅渴望从课堂上学到专业知识,更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辅导员的身份,意味着我们既是传授知识的师长,更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路人。

记得第一次见到陈同学,入学资料显示他有心理问题史,2024年10月曾因过量服药被送医,是学院重点关注对象。初见时他眼神躲闪、言语寡淡,疲惫与低落溢于言表。那时的我虽做好了心理准备,却仍有忐忑——如何让这样的学生打开心扉,感受到校园的温暖?我告诉自己,唯有耐心与爱心,才能成为叩开他心门的钥匙。

二、师风之本:爱与责任的完美诠释

2025年4月24日凌晨3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寂静——宿管阿姨告知,陈同学因与她争执产生自杀念头,已吞食10余片阿普唑仑并割腕。挂断电话的瞬间,我的心剧烈跳动,只有一个念头:立刻赶到他身边。

赶到宿舍时,他坐在一楼楼道座椅上发呆,手上还拿着那把小刀。我强压慌乱,与宿舍的同事紧急将他送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一路上,我不断与他交流,防止他嗜睡,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对世界的眷恋。医院里,看着医生进行催吐、毒物检测和输液治疗,我全程守护,不敢有丝毫懈怠。

凌晨5:43联系家长时,对方的麻木与冷漠让我揪心。他们不愿来津,甚至要求“输液完就带回学校”。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辅导员的责任不仅是学生在校的守护者,更要在家庭支持缺位时,成为连接生命的桥梁。

转天中午时从医院返回,我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学院商讨建立长效关怀机制:一方面组建安全打卡群,实行“宿舍同学轮班制”,实时监测他的身心状态;另一方面多次致电家长,耐心沟通直至他们开始每日反馈孩子情况。此后三周,我定期去宿舍陪伴,从最初沉默相对,到他逐渐愿意诉说烦恼,每一点细微改变都让我坚信: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辅导员最朴素的承诺。

陈同学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让我意识到面对特殊学生不仅需要爱心,更要专业支撑。我查阅大量资料学习该病症的沟通技巧与干预方法,只为更精准地理解他的痛苦,给予有效引导。事实上,这一年我遇到过沉迷游戏的学生、遭遇家庭变故的学生、求职受挫的学生……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教育的温度,藏在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守护里。

三、时代之答: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陈同学的案例中,我尝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关怀体系。在线上,我通过微信与他保持密切沟通,定期询问他的情绪状态和生活安排。这种沟通方式让他感到被持续关注,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及时了解他心理动态的渠道。他会在深夜发消息倾诉情绪,而我总是第一时间回应,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疏导。在线下,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我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他逐步走出心理阴影。同时,与他宿舍同学建立“安全守护小组”,每天有一名室友与他同进餐食、共同学习,及时观察他情绪波动。这种“朋辈支持”方式,让他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与力量,逐渐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此外,积极与家长沟通,搭建家校协同桥梁。通过多次电话沟通,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最终,家长开始积极配合学院的工作,每天与陈同学保持联系,共同为他的康复而努力。

这一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事务管理,更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怀的过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家校社协同以及专业资源整合,为陈同学构建一个立体化支持网络,帮助他逐步走出困境,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四、生命之光:教育者的坚守与信念

回望这一年,陈同学的转变让我热泪盈眶:从自杀事件后萎靡,到期中考试前积极备考,从封闭自我到主动分享学习心得,他的笑容让我确信,所有付出都值得。辅导员工作或许琐碎——凌晨送医的奔波、反复沟通的耐心、日常打卡的坚持,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编织成守护学生的安全网,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作为新时代辅导员,我们既要传承“爱与责任”的教育本质,也要以创新姿态回应时代需求。当学生带着信任向我们走来,我们便肩负起点燃梦想的使命——以爱为舟,渡他们穿越迷茫;以责任为桨,助他们搏击风浪。

如今我依然在探索:如何让师德师风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光彩?怎样用更科学的方法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但不变的是初心——愿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即使航程漫长,也要用爱与信念,照亮他们追逐梦想的方向。因为我深知,在教育的长河里,我们播下的每一颗爱的种子,终将在某个清晨,绽放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天津理工大学第九届师德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