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立德树人不忘初心 育英才授业解惑桃李天下
聋人工学院 刘葳
在时光的长河中,不知不觉我的教师生涯走过了三十载,在这30年中,我从普通高校教师角色,转变成为一名高等特教教师角色,我站在高校的三尺讲台上,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与蜕变,也在这份神圣的职业中收获了无尽的喜悦、挑战与深思。现在,我借此机会,分享我从教三十年的教学感悟,希望能与同行们产生一丝共鸣。
我是从1994年开始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由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领导的培养,很快适应了教师这项工作。在短短的10年中,我不断地向同行教师学习,积极参加校级和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教的班级计算机一级、计算机二级通过率高,成绩喜人。我为学生取得的好成绩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感到欣慰。我深知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创新更重要,所以先后参与了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网上教学系统等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与其他教师共同编写或翻译了多本教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收获了学生的爱,收获了技术职称的连续提升,更收获了宝贵的从教经验。2006年,在我从教12年之际,被评为“天津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并作为教师代表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发言,我的发言题目是“我是老师我快乐”,题目简简单单,但能真实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聋人工学院的童欣院长为我提供了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机会,从此我走上了特教的这条路。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孩子,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所长在特教事业中继续发扬,我开始学习手语。向同行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更多的是走进学生中,向学生们学习。与此同时,我还研究适合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从注重知识的有效传递,逐步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化过程、知识的吸收过程,实现真正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改进和不懈努力,我收获了学生的认可和更多的爱。从我的内心来说,学生的爱是我取得的最好成绩。
从我踏入教育领域那一刻起,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灌输,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在于唤醒,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使用各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从最早的“黑板+案例+师生”互动教学,到现在的基于网络的现代化教学,均包含有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学生自学等多种方法的痕迹。目前,我也在尝试从认知心理学入手,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让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相长”永远是教学路上不能避开的话题。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思想的交流。学生们的好奇心、各式各样的答案,都能体现出他们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常常给予我新的灵感和启发,也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了一个充满智慧火花的殿堂。
爱是教育最温暖的底色。回望我的教学生涯,最让我感动和珍惜的莫过于那份爱。这里包含我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我的爱。每当我看到学生因为解决了难题露出的笑容,每当我收到学生各种形式的祝福,我心中都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满足,这份爱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深知,我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心去爱每个学生,用责任去守护他们的成长之路。
三十年的教学生涯是我最宝贵的时光,在这里,我见证了知识的力量,体验了教育的魅力,更感受了爱与责任的厚重。未来,我会继续怀揣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与学生们一起探索未知,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特教传奇。(天津理工大学第九届师德征文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