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魂育桃李师者仁心筑强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鑫
在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这片教育沃土上,“践行教育家精神,共铸教育强国”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行动书写的誓言。作为学院的管理人员,我有幸见证了身边教师们用匠心与仁心,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默默耕耘,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绽放出璀璨的师德光芒。
以科研为舟,做探索材料世界的“追光者”
材料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每一位课题组科研人员,他们的故事深刻诠释了教育家精神中“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担当。在材料学科研发的道路上,学术带头人带领团队日夜攻关,面对一次次实验失败,他们从未气馁。记得有一次,为了攻克新型材料的关键技术难题,连续一个多月驻扎在实验室,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深夜的实验室里,他们专注的身影与闪烁的仪器灯光相伴,反复调整实验参数,分析数据。
他们不仅是科研上的领路人,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航者。“科研不仅是为了取得成果,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时,他们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新想法。即使工作再忙,他们也会定期组织组会,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汇报,给予细致的指导和建议。在他们的悉心培养下,许多学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家精神在科研育人中的生动实践。
以课堂为桥,做传递知识的“摆渡人”
材料学院不仅科研水平高,而且所有站在讲台为学生授课的老师们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生动的课堂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为了让枯燥的材料学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案例和前沿科技,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他们常常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在课堂上,老师们善于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即使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也会耐心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课后,还会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让学生们爱上了材料学这门学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的温暖力量。
以关爱为帆,做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辅导员团队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团体,他们用爱心和耐心陪伴着学生成长,是学生心中的“知心姐姐”。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老师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有一次,一名学生因家庭突发变故陷入困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辅导员得知后,立即与学生谈心,给予他安慰和鼓励,帮助他申请学校的困难补助,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在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这名学生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新找回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辅导员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他们经常组织职业规划讲座、就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和企业代表为学生传授经验。他们还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辅导员用无私的关爱,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生动地诠释了教育家精神中“启智润心”的深刻内涵。
在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致敬每一位坚守在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的老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教育家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学院的管理人员,我在与他们的相处和工作中,深受感染和鼓舞。我深知,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们的追求,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服务师生,为学院的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全体教师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天津理工大学第九届师德征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