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育梦守初心:高校辅导员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答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付玉丽
在高校育人的广阔天地中,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摆渡人”,以脚步丈量青春的温度,以心灵启迪成长的方向。当“践行教育家精神,共铸教育强国,争做时代大先生”的号角吹响,高校辅导员更应该躬身入局,以独特的育人方式诠释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培养时代新人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教育家精神的内核,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与不懈追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看似琐碎繁杂,实则责任重大。从日常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到心理健康关怀、职业生涯规划,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根基,将个人的教育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默默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的“大先生”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学生的成长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高校辅导员要以德为范,做学生成长的道德楷模。在高校这个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辅导员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面对学生因网络谣言产生的认知偏差,辅导员化身“网络卫士”,带领学生查阅权威资料、开展辩论会,用严谨的逻辑和扎实的论据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树立理性思辨的意识;在学业帮扶中,辅导员组建“朋辈互助小组”,不仅自己带头为后进生补习功课,更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让“助人自助”的精神在校园中传递。还有辅导员坚持每天记录学生成长日记,将千余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烂熟于心,在学生遭遇挫折时,总能用个性化的建议和精准的人文关怀,点亮学生前行的路。这些日常点滴的坚守,让辅导员成为学生道德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引路人。
践行教育家精神,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育人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学生的特点:“怕上火烧烤配凉茶”“暴饮暴食配健胃消食片”“日常破防,情绪脱轨”“深夜科研压力emo”“假期还是驰骋沙场的特种兵,开学成了床榻上的脆皮大学生”“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起,45°斜杠青年如何努力”……我们看到,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活跃、个性鲜明、需求多样等特点,这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网络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等新方法。例如,打造线上思政育人平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开展生涯规划工作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共铸教育强国,高校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扎根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最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也最能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辅导员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组织学术竞赛、国际交流活动、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每一位辅导员的点滴努力,都汇聚成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高校辅导员要用教育家精神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愿每一位辅导员都能以“大先生”为目标,以爱为舟,以智为桨,在铸魂育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