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化雨时 静听拔节声
校团委 牛瑞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时,静听拔节声”。站在这里,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校园里那些平凡却又闪耀的瞬间:晨光熹微中,老师们匆匆走向教室的身影;深夜的办公室里,老师们案头那盏长明的台灯;实验室中,辛勤指导学生的老师们专注而严谨的神情。这些画面,都在诉说着老师们用爱与责任诠释的职业道德,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场春风化雨的滋养,是静待生命拔节的美好历程。
“春风化雨”,是教育者最温柔的姿态。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天理这片知识的沃土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理想、渴望成长的青年学子。他们有的满怀憧憬,有的迷茫困惑,有的自信满满,有的缺乏勇气。作为老师,我们就像那绵绵春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记得我刚入职时,带过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小李。他总是独来独往,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成绩也不尽如人意。我尝试找他谈心,起初他总是低着头,寥寥数语便结束对话。但我没有放弃,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常与他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还推荐他参加一些轻松的社团活动。慢慢地,他开始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想法,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毕业时,他发微信给我说:“老师,是您让我感受到了被关注、被信任的温暖,让我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每一份关爱、每一次引导,都可能成为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光芒。
在学校科研团队中,有一位青年教师薛老师。他带领的学生团队在参加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比赛时,连续两年都铩羽而归。在这期间,学生们备受打击,甚至有人想要放弃。但薛老师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他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失败原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不断改进技术细节。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在第三年的比赛中斩获大奖。当学生们欢呼雀跃、泪流满面时,薛老师感慨地说:“教育就像等待种子发芽,我们不能着急,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支持和引导,然后静静聆听他们成长的声音。”这让我想起了竹子的生长,前四年,它仅仅长了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或许在某一阶段看似没有明显进步,但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耐心,终会迎来他们拔节生长的时刻。
同时,要做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实现“静听拔节声”的期待,离不开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上。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与担当。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要始终坚守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职业道德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歧视、不偏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鼓励。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老师们,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让我们以“春风化雨”的情怀,用爱去浇灌每一颗年轻的心灵;以“静听拔节声”的耐心,去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教育路上,坚守职业道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谱写高校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