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暨师德工作坊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刘学莎 周传耀     日期:   点击数:  

10月17日,我校开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暨师德工作坊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工作坊设置“破冰之旅”“教育家精神专题研讨”和“师德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环节,50余名青年教师分为六组,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 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 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进行座谈研讨和成果汇报。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季英芮指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方向引领、灵魂所在,广大教师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淑杰代表阐释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内涵,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楷模,需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在课堂保持理性,在学术上严谨求实,在师生关系中把握分寸。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晨迪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层面分享了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的见解,强调教师要当好“筑梦人”、用教育家精神启迪人、感染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晨围绕“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展开论述,提出教师应强化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分析了教书育人应“润物细无声”的实践要求和实现路径。理学院赵嘉娴聚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提出教师应以“乐教”为基础焕发课堂活力,以“爱生”为灵魂陪伴学生成长,应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投身教育事业。化学化工学院杨立斌指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高远之境,体现了教师的宏大格局和生命自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活动中,老师们还聚焦教育部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查摆反思。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典型案例发人深省、教训深刻,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通过深入剖析,与会教师对师德规范的底线、红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了对标检视,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了恪守师德、廉洁从教的行为自觉。

师德工作坊是我校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培训、选树先进榜样、开展警示教育、强化考核督导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教育引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师德师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教育部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要求,持续完善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将“政治引领、养德修为、示范辐射、能力提升”四大行动深度融合、同向推进,突出党风价值引领、校园文化浸润、榜样示范带动、制度约束保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教师师德养成、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