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我校教师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服务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刘新民表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人才队伍提升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国家、天津市重大人才工程及“理工学者·百人计划”的实施,完善人才制度,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服务于博士点学科、重点学科建设,构筑人才发展高地,奋力谱写学校教育事业崭新篇章。
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徐德伟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们要在教书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尚情操,既有文化自信、又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好青年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要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世界大同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
聋人工学院教师李子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做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我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坚定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在党风带教风端学风中,做好听障学生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做好混合式课程设计,使听障大学生不忘求学上进的初心,牢记为国富强的使命,为推动天津理工一流大学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王丽英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辅导员,要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引导青年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鼓舞广大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凡表示,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处处体现着一个大国领袖的大家情怀。他告诫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教师更要成为大先生。实际上,这一系列有关“大”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广大高校师生上了一堂新时代的“大学”之课,也内在地揭示出了“大学”的真谛,那就是成就大我之学的大学之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辈当谨遵总书记嘱托,心存大格局、眼开大视野、深耕大事业,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师谷海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详细具体的诠释。作为教学一线教师,要严于律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党建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砥砺创新,成为将小我融入大我、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