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天津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马馨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刘学莎     日期:   点击数:  

讲好中国故事 涵养家国情怀

——记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 马馨

“静做学问,踏实做人,稳做老师”是马馨在三尺讲台这一方天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课程思政,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力求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做学生的好老师。

师德为先 身正示范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在学校首次组织举办师德演讲时,马馨说道“师在细节,德在无人处。当老师是个良心活,用师德约束自己,不是慷慨激扬的口号,而是润物无声的实际行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她坚持“德”字为先,立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课堂内外注意自身言行,力争成为学生真正的领路人。在课堂上关心学情,认真严谨,积极探索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生活中关怀学生成长,善于捕捉学生成长细节,持续追踪学生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在教学平台上关注学生动态,经常在“智慧树”学生管理模块转转,已经成为她网上冲浪的新习惯。通过课堂内外的数据情况,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课程难易程度、作业是否有疑惑等,并及时找相关学生谈话、辅导。

她踏实谦逊,伴随教龄的增加、教育教学经验的增长,她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从不懈怠、尽职尽责,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实时跟踪课业成绩,重点关注班内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业落后学生。在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时,她深入基层调研,带领学生真题真做,走访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实践调研;启发学生选取有价值的社会议题,在论文写作与规范训练中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严谨规范意识,多次指导学生获评天津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教学为本 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

马馨承担了多门社会学专业课教学,在课程中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坚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学中,她发现“00后”学生呈现出新的学情态势,他们比其他代际更加强调开放、自我超越、关注社会和成长,拥有着“世界公民”的胸襟;他们“生而触网”,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权威,更加自信、乐于表达,热衷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多元价值冲击下希望找到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正路。面对这些高成长期待的00后学生,马馨精心挖掘土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以《社会分层与流动》课程为例,2017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提出“理论基础更牢,专业能力更专,课堂互动更新,实践方式更活”的课程目标,将专题教学、翻转课堂、课程思政、团队教学、多元考核、学生评价等形式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一套较为适用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模式。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她鼓励学生“每逢大事有静气”,和大家在课余时间一起读《热浪》等书目,既帮助学生整合碎片时间,又引导学生思考应急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学知识。回归课堂后,马馨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防疫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并将疫情期间的社会问题与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社会与服务社会的专业使命感。

为更好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她依托“智慧树”平台完成了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疫情线上教学结束之后,细致梳理、全面总结、反复打磨,围绕12个教学专题拍摄了约200分钟的教学视频,力求呈现最新最优的资料素材,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马馨总说《社会分层与流动》是一门“哀民生之多艰”的专业课,“三思后行”是其教与学的理想状态,即三观正、思考深、承前启后、知行合一。课程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带领学生学习等级的标准、流动的类型、社会变迁的相关机制;也要有人情的温度,在学习中国分层专题后,用众力众智,善假于物,去哀民生之多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课程先后获批了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重点建设项目、市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项目,以及校级翻转课堂教改项目、校级课改研究项目、校级教学成果奖等。

投身实践 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社会学专业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大一到大四安排了服务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四类课程。马馨在担任专业实习主任期间,与院系领导、同行前辈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实习制度、实习协议和相关评价方式,扩展实习基地资源;指导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引导学生将实践教学方法论与服务社会使命感相结合,组织学生在机构实习期间开展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在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中接触社会民生,增强同理心与服务意识,实现知识服务社会的有机转化。

专业实习是大三学生社会学实践课程的重中之重,实习时间长,包含学分多,涉及机构范围广,学生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每年实习期,马馨与学院教师一起认真遴选考察,完善专业实习机构库,分组时兼顾学生兴趣、家庭住址、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在12周实习期间,带队老师通过实习督导、实习机构调研、师生反馈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动态,处理学生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惑、学习难题,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坚实的后备支持;学生主动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农民工、失能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并从中发现形成研究主题,形成富有科学研究性的实习报告,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将专业意识融入到社会服务当中。

情系天理 在学习探索中团结向前

众人拾柴火焰高。马馨组建了一支优秀精良的课程教学团队,并课程教学中达成了共识,坚持在授予知识的同时,在治学苦乐中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正义、担当的孜孜追求。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总体要求,挖掘社会学关注民生、弱势群体、社会治理等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强调知识落地、自主学习与实践转化,强化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在实际运行中追求更好的课程效果。同时,注重将课程思政与人文情怀融入教学,在集体教研、专业实习环节群策群力,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疏导焦虑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学院工作中,马馨担任社会学系副系主任,辅助专业教师完成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保证社会学系各项工作有序运转,2021年协助完成社会学系一流专业申报。同时,还担任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积极参与院校教学督导、新教师培训以及高校思政督导等工作。

在工作态度上,她将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乐业观奉为圭臬,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然后凭自己的才能、境地,将一种劳作做到圆满。2021年是马馨老师与理工相识相遇的“七年之养”,她希望能够在这里汲取更多的养分,仰仗学校和学院的帮助与鼓励,仰望身边的榜样,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成才、促进学院发展、助力学校建设、服务国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