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甘作红烛
——记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 朱连杰
十余年潜心探索,悉心授业;十余年无怨无悔,激情不灭。科研攻坚战中,有她奋斗的身影;立德树人路上,有她心血的倾注。肯付出、重实干,她用爱和责任收获了育人路上的累累硕果。
2007年,朱连杰从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成为了天津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十几年来,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模范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主持 “校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1项, 2021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无机化学A》“天津市一流课程”。发表教改论文2篇。
坚守教学一线 引领学生成长
朱连杰教授负责本科生的《无机化学A》及研究生的《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她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以自己的科研实际说明科学原理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应用,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到实验室中开展科研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能够指导科研工作,从而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立项。她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2008年在“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校级一等奖,市级优秀奖。多次获得学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学院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教师。
她所教的班级为大一新生,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她都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学能力、社交能力,学会解决问题,全面发展。她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她说: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形成教育合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主渠道,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
关心学生 责任担当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她积极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使学生牢固树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观念。一个研究生发烧,在学校宾馆隔离,她担心学生吃不好,就送去一些零食和营养品;担心学生有思想负担,她就和学生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沟通,关注他的思想动态。她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自己的思想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她激励学生努力养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品格;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合作研究,共同进步;教育学生要培养创新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她对学生关怀备至,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曾在她的课题组做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不爱来实验室,论文工作进展缓慢,她通过谈话了解到该生还有多门课程未通过考试,已经申请了毕业延期,做实验也需要老师打电话催促才能来。通过接触,朱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并不笨,只是太懒散了,因此,她经常找这个学生谈话,耐心帮扶,指导他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并给与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还以一个曾辍学又来复读的学生的亲身经历教育他顺利毕业并拿到学位对他今后的人生有多么重要,慢慢的,这名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开始勤奋学习,还每天在朋友圈晒他背了多少个英语单词,朱老师每次都会为他点赞,给他鼓励,最终他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通过答辩的那一天他非常高兴,与朱老师合影留念,并在朋友圈发文感谢朱老师。经过一年的努力,他通过了10门考试,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及学位证,并在北京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坚守初心 硕果累累
朱老师注重“三全育人”,悉心教研,多年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1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6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1名研究生成功自主创业。2017年,指导学生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天津理工大学第十五届“明理杯”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荣获第四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综合技能团队赛团队一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荣获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师生共创组天津赛区金奖和全国铜奖;
作为一线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还指导研究生、大四本科生以及做科技立项的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完成 “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项,主持在研天津市优秀科技特派员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他引800余次,其中,近三年发表Sci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积极响应“产学研”号召,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横向课题研究3项,2020年以企业科技特派员身份,入驻天津众科创谱科技有限公司,协助企业开发水质检测设备。